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轉載:20170614 換個好心情(三十一)「真理可實踐在後現代」

昨天收到來自美國砵崙(又名波特蘭)的九月講座第一個宣傳稿,感到夏天剛開始就已經接近秋天了,邀請我去的是一位英華女校的舊生,她與丈夫在那裏開拓一個很有規模的教會服務機構;在一九八零年我認識這位蕭同學,當年英華女校近八十位社會服務團團友幫助我關懷摩星嶺木屋區的小朋友,數年後這些女同學很多進入大學修讀社工,想不到三十七年後,是她帶我到美國砵崙做義工呢!

回想當年在摩星嶺的「一對一」啟導手法,仍是我將會在屯門發展「生活導師」的概念,我相信改變一個情緒困擾的孩子不單靠輔導技巧,更是要遇上一個有豐盛生命力的導師,這種氣質不是讀完專業訓練就擁有的。

回看我團隊裏出色的導師,他們能熱誠工作皆因與神緊密聯繫。

昨早在一個會議中,聽到一位前輩說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真理可實踐在後現代。」

這幾年自由風氣已經使很多傳統觀念不受尊重,年齡越推越前的自決權利、凡事質疑約束指令、性開放、挑戰權威地位等,目標不外是「自己封神」,然而收場是濫藥、抑鬱症和兒童自殺的平均年齡提早和倚賴救濟度日的風氣;這已經證明這種極端化的自由是一條死路。

我看到很多沒有信仰的美國家長,他們最信賴的卻是把子女送入教會學校,其實他們已經默認孩子需要學習真理了。

今早思想亞伯拉罕敬畏神的憑據:「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創世記廿二章十二節)

亞伯拉罕敬畏神,神在他生命擁有優先權。「敬畏神」原文意思是「極其怕神」。

神試驗亞伯拉罕,要他獻上兒子的目的,是要看他是不是真的「敬畏神」,真的怕得罪神。

昨午我與一位美國大學畢業生交談在港執業的可能性,她是較近年畢業於英華女校的,我欣賞她的就業決定全是以祈禱和謙卑接受屬靈長輩的指導;她在濃厚自由風氣的美國已經十年,但敬畏神的心,使她的人生方向和言行舉止,沒有沾染自我膨脹和偏重薪酬晉升,她已經見證真理的勝利了;我已經邀請她考慮幫助「生活導師訓練計劃」。

下月將與小住客在歐洲比利時的福音營內對談,我正在準備他熟習四個聖經偉人,從反思訓練中記下自己如何曾經仿效亞伯拉罕的「敬畏神」、約瑟的「不得罪神」、摩西的「等候神」和約書亞的「跟從神」;我認識的小住客有很豐富的經歷。


余德淳 

香港 

二零一七年六月十四日早上六點廿分

----------------

「EQ在線」(即余德淳博士每天的心靈日記)手機應用程式已成功上架。

Apple用戶可按附件文件的步驟,了解下載「EQ在線」及登記方法。(https://itunes.apple.com/us/app/eq-zai-xian-xin-ling-ban-du/id1161648166

Android版本「EQ在線」手機應用程式亦可於Play Store免費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est.noah.com.myapplication&hl=zh-TW)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20170610 Divine Operation and Human Cooperation 神的作為和人的配合

BSF倒數的第二堂課,接待組的同學在群組裡分享了「宗教改革與福音」的活動徵求接待義工的訊息,回憶起大學時代打工,除了當家教,就是在一些國際會議當接待,雖然是N年前的事了,想說還是算有經驗吧?同學說第一天最忙最缺人,感謝老闆的支持和同事的幫忙,讓我請了一天假去重操舊業。

會議前的星期六需要有人先去幫忙整理報名資料,事先就通知同學得等安息日聚會完才能過去,實際上肉體的軟弱拉扯著我,誘惑著聚會完補眠休息多好,而且距離又遠過去不方便,但看著同學傳來的滿屋子一箱箱資料待分裝的照片,最後還是勉強了自己前往。

約三點多抵達,有一些義工們從早上十點多就來幫忙了,當中除了一個不熟的BSF同學,其他都不認識,但同是基督徒有種莫名的親切,大家都說了各自所屬的教會,當我提到自己是屬真耶穌教會,比較特別的是守安息日、方言禱告...等等時,有個年輕的妹妹特別感興趣想了解,言談之間得知她竟還住在砲台山香港教會附近,我就很興奮地問她下次有空願不願意來教會看看,她也欣然答應了!當下的喜樂和感謝好滿好滿,還好我順服了聖靈而來!

端午節從台灣返港後準備再跟那位妹妹聯絡,其實不自覺地"想"她會不會只是說說而已,畢竟我們才認識兩個小時,一點都不熟,但一直在操練不要受自己的意念、情緒、慾望轄制,一旦察覺就要奉主耶穌的名將心思意念奪回,不去想對方的反應,該為神做的就要放膽去做,但求能坦然對主交帳就好。所以,上週五我傳了訊息,不抱任何希望地約她是否有空碰面或週六能一起吃午餐再到教會,沒想到她很快地就回了我隔天(星期六)早上她有事,但中午可以一起吃飯,然後再去聚會!感謝主!!!

上週六下午的講道是舊約聖會的節期,到了教會得知時,還在"想"這樣的題目好像比較難感動人?(早知道應該約另一位有興趣研究節期的朋友!)下一秒趕緊再次奉主名將心思意念奪回,既然人已帶到,剩的就禱告交給神吧!很感謝主,傳道、弟兄姐妹們都很熱心接待,而這位姐妹在禱告中也受到聖靈的感動!

很怕造成對方的壓力,其實我不敢過於熱絡積極地邀約她再來聚會,只是放在禱告裡,求聖靈讓我知道該怎麼來關心她,接著她就主動告訴我本週發生的事和給她的影響,請我幫她代禱;在幾次的交換訊息後,很自然地跟她說,我這星期會到香港教會,若她有空也願意來,再告訴我,結果她很快地就回覆我,她想來!

今天早上搭地鐵時還沒收到她通知到底是早上還是下午來。 結果搭上地鐵沒多久就收到訊息約在教會見;聚會完,她說想找傳道幫她按手,但傳道今天在九龍領會,所以用完愛餐,我們就到了九龍教會。聚會完傳道幫她按手禱告,確定她得到聖靈。看著她喜樂滿溢,原本這星期壓著她的愁雲慘霧消散了。

後來她跟我說,上上星期六因為還要上課,原本她很不想去幫忙分裝,後來也是勉強自己去的;誰知道(神知道!)都很掙扎地勝過肉體軟弱的我們,竟會因而認識而且一見如故!

何等蒙福,她能那麼快地得到寶貴的聖靈;何等蒙福,我竟能參與見證!

老師那天分享:我們立志、工作、成就,全在乎神;

腓立比書 2:13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
以弗所書‬ ‭2:10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以賽亞書‬ ‭26:12‬ ‭
耶和華啊,祢必派定我們得平安, 因為我們所做的事都是祢給我們成就的。


是呀!這本來就是神奇妙的作為,我只是配合演出,還是得繼續儆醒禱告,盼求常常順服聖靈而行!

轉載:20170512「快樂,因愛是永不止息」

摘錄自EQ在線」(即余德淳博士每天的心靈日記)

12/5/2017「快樂,因愛是永不止息」

今早這篇日記是五個多月來看約翰福音靈修的最後一篇,數算是第一百六十八個快樂的原因。

EQ在線的讀者,可以看回去年十一月廿五號開始寫的第一篇「快樂,因翻身」,那天我在最後一段寫了剛出生四個半月的契孫女陳可祈,她剛學到翻身。

經過一百六十八日,她現在可以站起來了;我們的心靈力量有這個進度嗎?可否從怨恨命運的觀念,翻到歌頌上天有慈愛的計劃,由軟弱無力的躺下,再接受被神扶著站穩在驚險世途?

昨晚我在港福堂分享「寬大饒恕」的快樂感染力,我從聖經的觀點看神的饒恕,神說:「惟有我為自己的緣故塗抹你的過犯;我也不記念你的罪惡。」(以賽亞書四十三章二十五節)
這裏不是說神記不得我們的罪惡,而是祂決定不再重新開啟舊檔案。

如果我們要成功地終結對人的怨氣,必須有意識的決定不再重提往事。

下課後即收到一個讀者極快的回應:「你比醫生還要厲害!我最失敗的地方就是不斷重覆去數!就給你一語道破!」

昨天我準備本周日在雲景早飱會講「從冷漠到關心」,嘗試歸納運用EQ實踐於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哲理:
1/愛是恆久忍耐:關心是需要一步接一步的學習,是一個「過程」。
2/愛是恩慈:暫且放下對人的操控,只尋找共同的樂趣。
3/愛是不嫉妒:只想配偶今後怎樣活得好過些。
4/愛是不自誇:只在背後向人說配偶怎樣好。
5/愛是不張狂:要抗拒再犯錯的意圖。
6/愛是不做害羞的事:無論在公共場合或私下都彬彬有禮。
7/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尋找他需要幫助的機會。
8/愛是不輕易發怒:無論如何怒,也要使配偶有心理安全感。
9/愛是不計算人的惡:一旦過去,就不再抓住把柄。
10/愛是不喜歡不義:面對現實,只做出不違背真理的事。
11/愛是只喜歡真理:一起學習聖經,虛心接受改變。
12/愛是凡事包容:不用尖酸刻薄的諷刺。
13/愛是凡事相信:隨時想起婚姻中的五個美好的恩典。
14/愛是凡事盼望:相信這些恩典會持續到將來。
15/愛是凡事忍耐:我想到生命中的困難,是預備我得到將來的祝福。

今早看到約翰福音廿一章廿一節,彼得問耶穌:「主阿,這人(門徒約翰)將來如何?」這句說話也代表很多人的心底話,喜歡過問別人的事,這是嫉妒心在作祟,希望別人不如自己。

耶穌卻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

彼得過去的失敗,就是凡事要比別人強;我們有了屬天的生命,就不必左顧右盼去想別人比我有錢、更聰明、兒女更多....。

我是現代三無:「無物業無車無定期存款」,周邊比我富有的人很多,我卻為他們擔心,因為耶穌說:「多給,就向誰多取」。

財富和壽數是主所託付給我們的,為到耶穌再來那日,人人都要交帳。

愛是永不止息,我們需要放下過去的埋怨和自私的風格,每天再學習跟從耶穌。

明天將開始有一個全新的日記系列。

余德淳

香港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二日早上六點廿分

「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
(約翰福音‬ ‭21:22‬ ‭)


----------------

「EQ在線」(即余德淳博士每天的心靈日記)手機應用程式已成功上架。

Apple用戶可按附件文件的步驟,了解下載「EQ在線」及登記方法。(https://itunes.apple.com/us/app/eq-zai-xian-xin-ling-ban-du/id1161648166

Android版本「EQ在線」手機應用程式亦可於Play Store免費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est.noah.com.myapplication&hl=zh-TW)

轉載:20170601 換個好心情(二十)「充斥著焦慮、恐慌」

摘錄自EQ在線」(即余德淳博士每天的心靈日記)

1/6/2017 
換個好心情(二十)「充斥著焦慮、恐慌」

     今早寫完這篇日記就要坐早機去芝加哥,我們團隊將負責兒童EQ訓練示範及家長講座,我還會在本周日主日崇拜擔任講員及在下午介紹「如何做一個生活導師」;下周一我們再到紐約是這旅程的最後一站。

     前晚收到一個使我要極度保持鎮定的香港長途電話,來電顯示是我媽媽的老人院主任,那一刻我真的體驗大腦的運作功能:

(一)右額葉的憂思是最快出現的,它告訴我:「退化症的九十一歲母親終於出事了!」

(二)主管激情的杏仁核是腦部邊緣系統的前哨站,它馬上接駁負責回憶的海馬,呈現一個十三年前的電話訊息:「媽媽在床跌了下來,你快來!」

(三)當大腦充斥著焦慮、恐慌,習慣遲來的左額葉發揮一個粉飾太平的功能,它對我說:「你媽媽是信上帝的,把你做不來的事交給上帝吧!」

     經過這幾十秒的糾纒,我並沒有驚動身旁的三藩市夫婦團契來賓,繼續保持笑容去握手互相認識,隨後行到聚會場的另一角打電話給在香港的老人院,在準備聽對方訊息時,我體會到內心的平靜,我再一次找多了一個信神的證據,我最得力的經文出現了:
   「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 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箴言 23:26 

      我終於知道這電話只是與我核對有否繳交五月份老人院租金。

      今早我再看箴言廿三章,新譯本有兩句很啟發我的說話:「要聽從生養你的父親, 不可輕視年老的母親。」「你要使父母快樂, 叫生你的人歡欣。」(箴言 23:22, 25 

      住在美國與香港的華人家長仿似,只寄望兒女長大能自立賺錢,父母甘願靠剩餘積蓄過孤獨的晚年;如果研究我這個家庭,多年來我們兄弟一起供養年老的爸媽,心臓病逝之前的爸爸與我同住三年,直到返天家。

      媽媽一生工作的積蓄多於爸爸,然而因退化症已經不曉得動用財產,她的兩個兒子現在也不能提取媽媽的戶口金錢。

     前晚我建議那群年輕的信徒夫妻:「在較少親人的美國居住,還是遵從聖經的敎導,要求子女有照顧父母的心志,上帝需要孩子一生帶尊重和快樂,常常去見父母。」

   「為甚麼要增加壓力給孩子嗎?」這是時下家長較執著的理由;但在信徒而言,聖經說:「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 6:2-3)「孝敬」的原文字意是尊重,「得福」的字意是亨通。

余德淳

三藩市

二零一七年六月一日早上四點十分

----------------

「EQ在線」(即余德淳博士每天的心靈日記)手機應用程式已成功上架。

Apple用戶可按附件文件的步驟,了解下載「EQ在線」及登記方法。(https://itunes.apple.com/us/app/eq-zai-xian-xin-ling-ban-du/id1161648166

Android版本「EQ在線」手機應用程式亦可於Play Store免費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est.noah.com.myapplication&hl=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