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EQ在線」(即余德淳博士每天的心靈日記)
1/6/2017 換個好心情(二十)「充斥著焦慮、恐慌」
1/6/2017 換個好心情(二十)「充斥著焦慮、恐慌」
今早寫完這篇日記就要坐早機去芝加哥,我們團隊將負責兒童EQ訓練示範及家長講座,我還會在本周日主日崇拜擔任講員及在下午介紹「如何做一個生活導師」;下周一我們再到紐約是這旅程的最後一站。
前晚收到一個使我要極度保持鎮定的香港長途電話,來電顯示是我媽媽的老人院主任,那一刻我真的體驗大腦的運作功能:
(一)右額葉的憂思是最快出現的,它告訴我:「退化症的九十一歲母親終於出事了!」
(二)主管激情的杏仁核是腦部邊緣系統的前哨站,它馬上接駁負責回憶的海馬,呈現一個十三年前的電話訊息:「媽媽在床跌了下來,你快來!」
(三)當大腦充斥著焦慮、恐慌,習慣遲來的左額葉發揮一個粉飾太平的功能,它對我說:「你媽媽是信上帝的,把你做不來的事交給上帝吧!」
經過這幾十秒的糾纒,我並沒有驚動身旁的三藩市夫婦團契來賓,繼續保持笑容去握手互相認識,隨後行到聚會場的另一角打電話給在香港的老人院,在準備聽對方訊息時,我體會到內心的平靜,我再一次找多了一個信神的證據,我最得力的經文出現了:
「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 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箴言 23:26 )
我終於知道這電話只是與我核對有否繳交五月份老人院租金。
今早我再看箴言廿三章,新譯本有兩句很啟發我的說話:「要聽從生養你的父親, 不可輕視年老的母親。」「你要使父母快樂, 叫生你的人歡欣。」(箴言 23:22, 25 )
住在美國與香港的華人家長仿似,只寄望兒女長大能自立賺錢,父母甘願靠剩餘積蓄過孤獨的晚年;如果研究我這個家庭,多年來我們兄弟一起供養年老的爸媽,心臓病逝之前的爸爸與我同住三年,直到返天家。
媽媽一生工作的積蓄多於爸爸,然而因退化症已經不曉得動用財產,她的兩個兒子現在也不能提取媽媽的戶口金錢。
前晚我建議那群年輕的信徒夫妻:「在較少親人的美國居住,還是遵從聖經的敎導,要求子女有照顧父母的心志,上帝需要孩子一生帶尊重和快樂,常常去見父母。」
「為甚麼要增加壓力給孩子嗎?」這是時下家長較執著的理由;但在信徒而言,聖經說:「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 6:2-3)「孝敬」的原文字意是尊重,「得福」的字意是亨通。
余德淳
三藩市
二零一七年六月一日早上四點十分
----------------
「EQ在線」(即余德淳博士每天的心靈日記)手機應用程式已成功上架。
Apple用戶可按附件文件的步驟,了解下載「EQ在線」及登記方法。(https://itunes.apple.com/us/app/eq-zai-xian-xin-ling-ban-du/id1161648166)
Android版本「EQ在線」手機應用程式亦可於Play Store免費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est.noah.com.myapplication&hl=zh-TW)
Apple用戶可按附件文件的步驟,了解下載「EQ在線」及登記方法。(https://itunes.apple.com/us/app/eq-zai-xian-xin-ling-ban-du/id1161648166)
Android版本「EQ在線」手機應用程式亦可於Play Store免費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est.noah.com.myapplication&hl=zh-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